说到“老年斑”,大家都不陌生。它们往往长在老年人的脸部或手背上(这些都是容易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),大小不一,不痛不痒,仿佛只是岁月留下的点点印记。
但有些看似是“老年斑”的斑点,实则“暗藏杀机”。
比如此前有案例报道,一位75岁的大爷脸上已经长了20多年的“老年斑”,但近3年来反复出现瘙痒、刺痛等不舒服的情况。医生发现,他的头右侧靠近鬓角部位的皮肤有淡褐色、黄豆大小的角化性丘疹,表面略粗糙、有颗粒感,但并没有破溃或发红,和老年斑很相似。医生经过皮肤CT检查结合组织病理检查,最终诊断为日光性角化病(一种慢性皮肤癌前病变)。
再比如,93岁的刘老太原本脸上有一块“老年斑”,某段时间突然鼓了起来,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越来越大,从绿豆大小变成了花生米大小的肿块。但她一直认为是老年斑而没有在意,偶尔因为瘙痒还会抠一抠。刘老太的女儿不放心,带她到医院就诊,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,即皮肤癌的一种。医生表示,“这个皮肤癌是被抠出来的”。好在,经过扩大切除手术后,病理显示切缘干净无残留,刘老太已康复出院。
今天,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老年斑与皮肤癌那些事。
老年斑、皮肤癌前病变与皮肤癌
老年斑学名叫“脂溢性角化病”,也称老年疣、基底细胞乳头瘤等,是因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肿瘤,颜色从浅棕色到深黑色都有。老年斑除了长在脸上,还常见于胸部、腹部、背部,是平坦而粗糙的斑块,如果斑块受到刺激,就会疼痛、发红或出血。目前研究已经发现,老年斑与长期日晒密切相关,同时也与光损伤和皮肤癌风险增加有关。
开头的案例已经提到,良性的老年斑很容易与另一些皮肤疾病混淆,尤其要注意的是光线性角化病,也叫日光性角化病、老年角化病。这是一种癌前病变,好发于中老年人的头面部及上肢等容易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,临床表现为粗糙的红色/红褐色斑片、斑块,可伴黏着性鳞屑,可能有瘙痒、刺痛症状,还可能继发糜烂、溃疡和皮角等。
光线性角化病也主要与紫外线暴露引起细胞基因突变、皮肤慢性炎症等有关,最终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,皮肤白皙、有皮肤肿瘤病史和户外工作史的人更容易患病。统计显示,这类患者中有0.1%-16%的人可能进展为皮肤鳞状细胞癌,恶化风险随皮损数量增多、病程延长而增加,也与紫外线诱发的基因突变类型有关。
皮肤癌是由于皮肤细胞异常生长而导致的一类癌症,主要发生在经常直接暴露于阳光照射的皮肤区域,包括头皮、脸部、嘴唇、耳朵、脖子、胸部、手臂和手以及女性的腿部等。此外也可能会发生在很少直接暴露于阳光照射的皮肤区域,如手掌、指甲、脚趾、脚底以及生殖器区域等。
皮肤癌可分为两大类: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。在皮肤癌中,虽然黑色素瘤仅占1%,却是皮肤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,因此被称为“皮肤癌之王”;非黑色素瘤中常见的类型有两种——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,其他类型的非黑色素瘤则比较少见,如卡波济肉瘤、默克尔细胞癌和皮脂腺癌。
光线性角化病及皮肤癌,会有哪些典型症状?
虽然光线性角化病有一些明显不同于老年斑的典型症状,如红斑、鳞屑,但也有的并不典型,有的案例和老年斑非常相似,只是有更明显的瘙痒和刺痛症状。对于这类情况,医生一般会建议手术切除、通过组织病理检查进行确诊。
皮肤癌由于类型不同,其症状也有很大差别。
黑色素瘤最常见于男性脸部或躯干;在女性中则多见于小腿。患黑色素瘤后,可能出现的症状主要有:皮肤出现较大的、棕褐色斑点;出现颜色、大小改变,或者出血的痣;出现边界不规则(有切迹、锯齿等),且呈棕色、红色、粉红色、白色、蓝色或蓝黑色的痣;痣有瘙痒或灼伤的疼痛感;手掌、脚掌、指尖、脚趾上等皮肤,或口腔、鼻子、阴道或肛门周围的粘膜上出现深色病变。需要提醒的是,黑色素瘤中有一种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,早期表现为深色不规则的皮肤斑点,也可被误认为是“老年斑”。
基底细胞癌通常发生在脖子或脸部等皮肤区域,可能出现的症状主要有:出现珍珠色或蜡状凸起;出现扁平、肉色或褐色疤痕样病变;出现流血的疮等。
鳞状细胞癌最常发生在脸部、耳朵和手部等,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:出现较硬的红色结节;出现扁平病灶,表面有鳞片状、结痂的疮等。
卡波济肉瘤主要发生在皮肤血管中,并在皮肤或粘膜上引起红色或紫色斑块。
默克尔细胞癌主要发生在皮肤或毛囊区域,最常见于头部、颈部和躯干,可出现坚硬、发亮的结节。
皮脂腺癌多发生在眼睑区域,可出现坚硬、无痛的结节。
想要及早发现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癌,就要定期检查皮肤,包括头皮、脸、嘴唇、耳朵、脖子、胸部、手臂、手部、腿部、脚部以及生殖器区域,对于新出现的凸起、结节、痣、疮、雀斑和瘤,都应引起注意。如果身上这些“斑点”突然明显增多、突然持续变大,或是有明显的瘙痒、刺痛、鳞屑、溃烂不愈等,应及时就医,以排除皮肤癌前病变或皮肤癌的可能。如果确诊了,尽早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预后。
老年斑、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癌,应如何治疗?
老年斑一般不需要治疗。如果对外表美观有需求,可以考虑激光等医美治疗手段。
对于光线性角化病,在治疗前,医生一般会先评估进展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风险,对于高风险的患者需要更加积极地治疗。局部治疗手段包括光动力治疗、外用药物治疗(如咪喹莫特、氟尿嘧啶等)、物理治疗(冷冻、CO2激光/电干燥术)和局部手术切除;系统治疗则以口服维A酸类药物为主。由于多发性光线性角化病存在区域性癌变,因而除了针对已有皮损进行治疗,对整个光老化显著的皮肤进行区域化治疗非常重要,有利于减少这个病的新发和复发。
对于皮肤癌,大多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。如果皮肤癌病变部位非常小或非常薄,还可以使用外用药、液氮或刮除术(将癌症组织刮去)等方法进行治疗;而对于大面积或浸润性更强的皮肤癌,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大量皮肤,用植皮或皮瓣进行替换。但对于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,或是太大而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皮肤癌,可能需要经医生评估,选择放疗、化疗、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抗癌疗法。
做好防晒预防皮肤癌
做好防晒措施,是预防皮肤癌的有效方法之一。可以通过以下防晒措施,降低皮肤癌风险:
1. 避免中午晒太阳
减少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,特别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,这个时候紫外线最强,哪怕是在冬天或多云(云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很小)的天气,也是如此。避开最强烈的阳光,有助于预防皮肤癌。
2. 涂抹广谱防晒霜
在选择防晒霜时,应先阅读标签,选择具有“广谱”保护及防晒系数(SPF)至少为30的防晒霜。广谱防晒霜是指同时有UVA和UVB双防能力。此外,即使在多云的天气下,去户外时也应涂抹防晒霜。
裸露的皮肤,包括嘴唇、耳朵、手和颈部上都应涂抹防晒霜,并且至少每2小时重新涂抹一次。如果游泳或出汗,应增加涂抹的频率。此外,在用毛巾擦水或汗时,防晒霜通常会擦掉,也需要再涂一些。
3. 穿好防晒服
防晒霜并不能提供完全的紫外线防护,因此外出时可以用深色且紧密编织的衣服,覆盖手臂和腿部,并戴一顶宽边帽,以尽可能多地保护皮肤。
还有不要忘记戴太阳镜,应使用能阻挡UVA和UVB两种类型紫外线的环绕式太阳镜,以保护眼睛。
做好以上几点防晒措施,基本上就可以有效的保护皮肤了。
本文授权转载自 健康榨知机。
股票配资论坛官网,天天配资网股票配资网址是多少,邦尼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