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听到乙肝恶化,就本能地把“喝酒”拎出来当罪魁祸首。没错,酒是毒。但要说它是第一名杀手?
抱歉,只能屈居第九。真正的头号敌人,其实天天有人在犯,犯得还心安理得,好像根本没事。到底是什么?得慢慢说,不急着揭底牌。
乙肝,这病子,在中国一点都不稀罕。数据显示,我国大约有七千万慢性乙肝感染者,其中一部分人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。
国家卫健委的最新统计提示,乙肝相关肝癌仍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听起来沉重,但现实更扎心,因为很多恶化的“加速器”,不是传说中的“不治”,而是人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。
人们爱把酒精往第一位推。其实酒只是个推手,不是“主谋”。 酒精加重肝细胞损伤,但要命的是叠加作用。有人天天熬夜,看似没喝一滴酒,却像往肝里扔了把盐。
因为长期熬夜扰乱代谢,激素乱套,氧化应激水平直线上升。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共识里,长期睡眠不足会显著增加慢性肝病患者病情进展风险。
所以,第一名从来不是酒,而是熬夜。熬夜比酒更狠。因为它看似无害,实则持续偷走健康。
接着说“第九名”的酒。喝酒对肝炎人群的危害早就写在教科书上。即使少量,也会增加肝炎向肝纤维化发展的几率。
2019年《中华肝脏病杂志》研究显示,乙肝患者饮酒者的肝硬化发生率比不饮酒者明显高。问题是,劝人戒酒,听上去像一句废话。
可偏偏有人抱着侥幸心理,觉得“小酌怡情”,结果肝细胞被“情”到了尽头。
如果酒是火上浇油,那么药物乱吃就是往火里扔汽油。很多常见药物都有肝毒性,比如止痛药、抗生素、减肥药,本来没事的肝脏,被一把药片收割。
临床调查显示,不少乙肝患者因为不看说明书,擅自服药,结果肝功能一泻千里。
还有人把肝脏当成钢铁厂,拼命工作,过度劳累。身体透支,对病毒感染者来说不是“咬牙挺过去”,而是把免疫防线拆掉留空门。
研究数据表明,长期过度劳累会增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波动,加快肝纤维化速度。恶化的背后,并不是突然的一击,而是日复一日的消耗。
“吃”同样是陷阱。市面上流行的高油高糖食物,把肝脏喂到油腻腻。很多人以为脂肪肝是大胖子的问题,但实际上,乙肝合并脂肪肝的比例相当高。
发表在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》的一项研究显示,乙肝合并脂肪肝的患者,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远高于单纯乙肝。换句话说,这是一种“里应外合”的危险局面。
再说抽烟。大家都知道吸烟伤肺,但很多人不知道尼古丁、焦油同样让肝脏遭殃。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,让肝细胞长期处于氧化压力之下。
临床数据提示,乙肝患者吸烟人群肝癌风险比不吸烟者显著提高。只是大家提起烟,总觉得跟肝没啥关系,结果被蒙在鼓里。
压力,也是杀手之一。现代人一边喊“躺平”,一边熬夜工作、担惊受怕。精神紧张、焦虑抑郁,本身就影响免疫系统功能。
免疫系统一乱,病毒更肆意。心理负担往往被忽视,但它真的会透支肝脏重建的机会。心理健康和肝脏疾病发展息息相关,这是大量临床随访得出的结论。
还有一些人,迷信偏方。所谓保肝茶、神奇胶囊,在实验室里根本没证据,反倒可能含有不明成分。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就提到,部分草药会导致严重的肝毒性。
很多人宁愿赌一把江湖偏方,也不信循证医学,结果就是一步步把肝推下悬崖。
最要命的,其实是“无知”。不做定期检查,不按医嘱复查,觉得没症状就是好。肝脏最狡猾的地方就在于,它是哑巴器官。
真有了明显症状,大多已是肝纤维化甚至失代偿期。国家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明确指出,大量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,错过了早期干预窗口。看不到、听不见,不代表它没在恶化。
所以排第一的,是熬夜与忽视休息,其实更是那份“掉以轻心”。熬夜+忽视,是双刃剑。有人把它当习惯,觉得年轻顶得住。
可肝细胞从不和人开玩笑,只要积累够了,崩盘那一刻,是冷冷的暴击。把这些原因摆在一起,会发现有个共同点:几乎全是生活方式作怪。
换句话说,乙肝恶化在很大程度上不是“命运安排”,而是“自找麻烦”。这也是医生们最无奈的一点。日常小事,看似无足轻重,却能决定健康的走向。
那么怎么做?说大道理没用。实际点。第一,不贪熬夜,哪怕少熬一天,也是胜利。第二,坚决戒酒。别和肝脏玩火,还想它替你灭火。
第三,吃药要有脑子,该避的避,该问的问。第四,别把杯子对着嘴拼命灌糖、灌油,肝可不是垃圾处理厂。第五,要去查,要监测,把握住每个早发现的机会。
这里多说一句。健康不是别人提醒,而是自己每天看的表情包。习惯是骗人的温水,越舒服越危险。和肝打交道,不能靠侥幸。要想真正保护它,就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,给它喘息的机会。
总结一句:酒固然危险,但是真正的头号杀手,是日复一日熬夜与放纵。那才是最严重的“隐蔽炸弹”。肝脏能忍受,但不会一直原谅。想要肝活得久,就得让它休息,让它呼吸,让它别再背锅。
参考文献
[1]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,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.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(2022年版)[J]. 实用肝脏病杂志,2023,26(3):后插1-后插22. DOI:10.3969/j.issn.1672-5069.2023.03.040.
[2] 付艳华.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FOSL2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[D]. 山东:山东大学,2020.
[3] 龙腾,陈锦滨,陈敏山.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胆管细胞癌起源细胞的研究进展[J].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,2024,10(4):96-100. DOI:10.12151/JMCM.2024.04-14.
声明: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,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,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,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,文中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,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涉及人物侵权、图片版权、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!
股票配资论坛官网,天天配资网股票配资网址是多少,邦尼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